• 首页
  • 党建要闻
  • 权威声音
  • 廉政建设
  • 企业动态
  • 支部建设
  • 先进典型
  • 理论园地
  • +
  • 老干工作
  • 知识问答
  • 在线学习
  • 党建课堂
  • 党员信箱
首页 > 党建要闻 > 党建要闻 > 正文

有湖南国企参与的这场“满月酒”,被评“很稳”!

发表时间:2021-08-18 09:32:08 来源:国资潇湘融媒综合经济参考报、中国银河证券等整理 编辑:马菀倬

今天,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自7月16日正式上线交易以来,迎来满月。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升,累计成交额超3.29亿元。

市场运行平稳,碳价稳中有升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651.88万吨,累计成交额超3.29亿元。当日,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5.1万吨,成交额275.41万元,当日开盘价55.43元/吨,收盘价54.00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下跌2.58%,全天无大宗协议交易。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介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市场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升,从上线时48元/吨最高涨至61.07元/吨。除了首日成交量达410万吨外,其它交易日一般在几万吨到30万吨之间。

机构指出,前期减排提效能力强的电力企业以及大量运用新能源发电的企业有望在全国碳市场中获得较高的收益。此外,目前碳排放配额供应充足,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长期来看,随着降碳计划推进,免费配额将收紧,碳价上涨是大势所趋。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进入稳步运行阶段,碳价稳定50元/吨以上,伴随后续“双碳”政策体系和时间路线图加速推进,相关的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政策也有望补充完善。未来,企业投资循环再生、节能增效产业意愿将不断增强。首创证券预计,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短期来看,碳价将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短期内碳价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预计国家将会积极采取政策措施,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引导市场预期,维持合理、稳定的碳价。

湖南早已行动,为“双碳”贡献国企力量

全国首批纳入碳市场覆盖的企业有2200多家,企业碳排放量超4亿吨二氧化碳。其中,湖南省属监管企业背景的入围方包括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岳阳林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资兴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

而湖南的碳资产规划运营工作也走在了前列。今年7月初,湖南高新创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单位湖南高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高创新能源”)与湖南省联创低碳经济发展中心联合发起设立湖南首家国资背景的碳资产(碳资产是碳交易的延伸,是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计量的资产)管理公司。

作为湖南省属国资系统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投资企业,目前高创新能源有80.5万千瓦风电项目投入运行和在建中,每年发电量超13亿度电,相当于节约标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可开发近百万吨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配额,是省属最大的碳资产供应商省,也是省内领先的碳减排量供应商。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引领下,企业应充分利用全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积极参与碳交易,通过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运用市场手段来实现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以此促进企业节能降碳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全省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为湖南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国企力量。”高创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范围逐步扩大,碳金融逐渐形成

全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和交易品种正在酝酿扩围。当前,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抓紧对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情况进行摸底,为这些行业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准备。8月初,生态环境部已决定在河北省、吉林省、浙江省等地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根据时间表,12月底前,试点地区将基本建立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机制。此外,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曾在7月底表示,期货交易所在积极研究碳期货,拟在条件成熟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

根据全国碳市场的总体设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未来将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中原证券分析认为,未来会有更多高能耗的行业逐渐纳入全国碳市场,通过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把资金逐步引入到减排提效高和能源转型能力较强的企业,实现碳市场稳步运行及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投资层面,首创证券表示,持续关注碳监测、碳数据、碳金融三条投资主线。如清洁能源运营商及实现碳减排的运营商以及高排放工业部门内的产业升级等。高创新能源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夏亮此前在接受国资潇湘融媒采访时表示:“碳资产可以形成整体的金融资产,作为抵押是可以获得低息贷款的。庞大的碳基金运作起来,后续金融体系就会陆续形成,同时也会获得助力碳金融落地的政策支持,这对于民企和融资难融资贵的企业是个利好消息。”

责编:马菀倬

来源:国资潇湘融媒综合经济参考报、中国银河证券等整理

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建工作处(党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地址:长沙市五一大道351号长沙市省政府二院内 Email:gzwzzb@126.com 电话:(0731)82211473
传真:(0731)82211473 邮编:410011 湖南省国资委值班室电话:(0731)82211158